受访者供图
瓷器(china),曾是中国的代名词,以各类的器型和变化无方的形貌向天下展示着多彩的中国文化。形貌釉瓷器则宛如一颗退藏于时光的明珠,于历史的斑斓深处泄气着属于中国传统好意思学的温润光泽。由广东省博物馆垄断的“古代艺术系列”原创展览——《绝好意思中国色——瓷器上的釉色》于2024年12月10日在广东省博物馆三楼展厅二负责对不雅众绽放,延期至2025年5月23日兑现。
本次《绝好意思中国色——瓷器上的釉色》展览精选了200多件馆藏形貌釉瓷器,其中国度一级文物13件,二级文物142件,三级文物37件,景德镇窑孔雀绿釉兰斑纹觚、清康熙景德镇窑黄釉盖罐、清雍正景德镇窑白釉刻菊斑纹瓶等跨越半数独特文物均为初度展出,部分重心文物将分时段对不雅众展出。
“瓷器是展示中国传统色的最好代表之一。以往咱们沟通瓷器或策展,基本上是从不同的窑口来讲中国瓷器的发展,但这次展览是念念充分展现中国传统的色调证实和审好意思作风,是以本次策展从瓷器的形貌出手。翌日,咱们也可能延续从‘绝好意思中国色’这一角度,策展传统衣饰、布料、纺织时候等。”《绝好意思中国色——瓷器上的釉色》策展东谈主田蔚恩向《南边》杂志记者先容。
展厅现场 受访者供图
本次展览共分为八个部分:以传统“五色”色系归类,以形貌釉瓷的发展为条理,从第一至第六部分次序展示青釉瓷、黑釉瓷、白釉瓷、黄釉瓷、红釉瓷、窑变瓷等每一种釉色所呈现的私有韵味和极高的艺术审好意思价值,以及形貌釉瓷所承载的历史文化内涵;第七部分“缘何五色”,汇注古籍文件和当代科学学问线路瓷器何如领有多彩的釉色;第八部分“瓷器色调墙”,则展示了广东省博物馆与上海交通大学缱绻趋势沟通所开展的馆校配合沟通范围,用当代色调学的情势来证实瓷器上的色调。
文创方面,从展览展品、釉色等方面索求灵感,建立了十余种、80多款文创家具,包括粤博首款陶瓷盲盒、瓷器与馆藏字画奥密汇注的雪柜贴、手工石湾陶釉彩咖啡杯,让不雅众能将瓷器上的绝好意思中国色带回家。
据了解,本次展览期间还将举办多场学术讲座和素质活动,并推出多款缅想章,迎接纷乱不雅众积极参与。
【重心文物一览】
1.越窑青釉葵口碗唐(618-907年) 广东省博物馆藏越窑曾坐蓐高品性青瓷纳贡朝廷,被称作“秘色瓷”。秘诀寺地宫出土的唐代《衣物帐碑》中有“瓷秘色”的纪录,并出土对应的越窑秘色瓷。 受访者供图
2.龙泉窑青釉刻划缠枝莲纹凤纹尊 元(1271--1368年) 广东省博物馆藏。龙泉窑位至今浙江省丽水市龙泉市,以烧制粉青釉和梅子青釉著称,将青瓷的釉色好意思发扬到极致。 受访者供图
3.景德镇窑“大清康熙年制”款天蓝釉青花云龙纹长颈瓶 广东省博物馆藏。天蓝釉,创烧于清康熙年间,色调清雅,釉面匀净莹润,因其釉色犹如晴空的浅蓝色通常秀美,故名天蓝釉。 受访者供图
4.景德镇窑“大清雍正年制”款淡黄釉小碗清·雍正(1723—1735年) 广东省博物馆藏。淡黄釉瓷器,其色浅黄,正如柠檬通常,遴荐从泰西引进的“锑黄”。清代文件中称之“泰西黄”“洋黄”。 受访者供图
5.景德镇窑“大清雍正年制”款胭脂红釉罐清·雍正(1723—1735年) 广东省博物馆藏。胭脂红釉,其着色剂为金,低温烧成,釉色呈浅粉、胭脂粉色、蔷薇色。胭脂红率预知于清康熙期间的搪瓷彩瓷上。 受访者供图
《南边》杂志全媒体记者、南边+记者|李梦醒
【本文责编】张蓓蕾
【频谈剪辑】周丽娜 莫群
【笔墨校对】华成民
【值班主编】郭芳 林若川
【著述着手】南边杂志党建频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