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后期国民党军运转组建后生军,领先绸缪是编练 10 个师,骨子则编成 9 个师,永别为后生军第 201 师到第 209 师。
原定的后生军戎行是采选驻印军编制,军力数目和火器装备齐是高配法式;但由于好意思械火器的数目并莫得富裕到隐敝后生军,是以其后骨子配发的火器大为缩水,也并非是全好意思械戎行。
不外这其中有一个师比拟格外,即后生军第 207 师,该师以第 5 军抽调的主干,加上新 28 师的架子和留用昔日兵为基础,再征召后生兵编成。
因为不久即以第 5 军系统的罗友(又)伦任该师师长,是以第 207 师基本可看作念是杜聿明系统的戎行。
其时同为杜聿明系统的新 6 军从印缅战场调归国内,关联词唯独第 14 师(该师为陈诚系统)和新 22 师,是以便将后生军第 207 师划拨到新 6 军,使得该军亦可引导 3 个师。
关联词后生军的系统比拟格外,第 207 师保持了十分的孤苦性,是以天然由新 6 军引导,不外东谈主事上另成一系。
抗战顺利后,第 207 师也随着新 6 军到了东北战场,而在这几个月的工夫里,该部在杜聿明、廖耀湘的关照下,得以换装好意思械。
到 1946 年 12 月时,后生军第 207 师的实有军力为 10632 东谈主。
因为后生军系统的戎行也要参与整编,关内的后生军各师合编成 5 个整编师;而第 207 师则孤苦扩编为二旅四团制。
不外后生军的整编师军力不足昔日的整编师,其时一个师的编制军力为 12766 东谈主,是以第 207 师此时还有部分空额,以致骨子上压根也曾之前三团制的实力数,尚未完成扩编后所需的军力数。
而在火器装备方面,该师则是全好意思械声势。
其中步枪有 6248 支、轻机枪有 310 挺、重机枪有 66 挺、冲锋枪有 1048 支;
还有 14 门战防炮、30 支战防枪、182 具枪榴弹筒、21 具火箭筒、36 具火焰喷射器;
此外还有 12 门山炮、90 门迫击炮。
就这个火器数目,再对比整编第 207 师的实有军力数,可见该师的火器配备流程之高,不错说连援救兵基本上齐有步枪、冲锋枪之用了。
这很彰着是驻印军法式的火器竖立数目,天然后生军各师在组建时绸缪即是给与驻印军编制,但的确得以已毕的唯独这个第 207 师。
天然,因为所配发的火器极多,是以在扩编成二旅四团制后,骨子上不必再给第 207 师罕见披起火器。
因为驻印军编制体系的枪械火器,本就配备过高,在有好意思军为其确保运载和弹药保险的情况下,其军备高的特色梗概施展;到国军我方保证的话,就驱使不动了。
如斯大批的援救军力亦佩戴火器,却莫得有余的汽车运送,弹药方面也不如先前使用运动,那细则便不可施展战力。
即以上述第 207 师的情况来说,补足 2000 东谈主的空额并不毒手,而以该师其时的装备数目,无需再多披起火器,其实也有余使用了。
比如 12 门好意思式山炮,这是一个法式的师属山炮营的数目;而后生军所属旅并不下辖昔日旅那样的直属队,是以不配山炮。
90 门迫击炮,平均到 4 个团 12 个营里,则平均每个营有 7、8 门炮可用;其时的迫击炮分 81 毫米和 60 毫米两种,以后者居多;平均每个步兵连可分得 2 门 60 炮,每个营则可得 2 门 81 毫米炮。
以该师实有炮数计,虽略有短少,倒也基本满编。
再以重机枪计,以每个步兵营机枪连装备 6 挺计,可配备 11 个步兵营,也基本梗概满编。
轻机枪方面,310 挺轻机枪对应 36 个步兵连,平均每个连亦可配备 8、9 挺,基本梗概配备到班。
再以冲锋枪来说,不错为每个步兵班竖立 2 支,此外还有富裕可装备到警卫、炮兵分队中。
而步枪实罕有跳跃 6000 支,平均每个团可分得 1300 到 1400 支,每个步兵班则有 1 具枪榴弹筒使用;剩余的步枪可装备到师、旅直属队中,也基本够用。
至于还剩下的 14 门战防炮、30 支战防枪、21 具火箭筒、36 具火焰喷射器,如若平均到 4 个步兵团里,则每个团可有至少 3 门战防炮、7 支战防枪、5 具火箭筒、9 具火焰喷射器可用。
其中战防枪炮彰着也够一连之数,而火焰喷射器也可编为一连,当作步兵团中的格外单元。
天然,在骨子中火焰喷射器揣度由师属工兵营掌合手,作战时配属下发使用。
是以 1946 年 12 月的后生军第 207 师不错说是火器十分细腻,而该师在随后又接踵推广为二旅六团制、三旅九团制外加炮兵团,全师军力在 1947 年秋扩张到了 35000 东谈主之众开云kaiyun,这即是后话了。